越南一中国男子、公司专家弃车芽庄一年多,迷雾重重,女车主称:人已失联

在越南庆和省芽庄市阮廷炤街的路边,一辆白色轿车像被遗忘的时光胶囊,静静地停在那里,饱经风霜。车身蒙着厚厚的灰尘,轮胎瘪得像泄了气的梦想,刹车盘锈迹斑驳,挡风玻璃上堆满了枯叶,甚至车内还摆着一个落满灰的婴儿座椅,仿佛在诉说一段无人知晓的往事。这辆挂着旧宁顺省(现属庆和省)牌照的车,已经在这儿“扎根”一年多,引得路人驻足围观,议论纷纷。车牌早已于2024年6月12日过期,车头的牌照框不知去向,只剩车尾的牌子孤零零地贴着,像在低声呢喃:“谁来带我回家?”

这辆“无人认领”的轿车,成了芽庄街头的一道风景线。有人猜测它是弃车,有人怀疑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忍不住想,这辆车一定有故事,而且是个不寻常的大戏。果然,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不仅是一场误会,还牵扯出一段跨国的“借车风波”,让人哭笑不得。

借车的“乌龙”:从信任到失联

故事的主角是一辆车牌号为85A-144.xx的白色轿车,登记在庆和省福邸乡的阮先生(化名)名下。2023年9月,阮先生的妹妹阿玉(化名,33岁)以6.5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7.6万元)买下这辆车,打算用它来方便生活。然而,2024年4月迎来了一次“命运转折”——阿玉把它借给了一位名叫阿牛(化名)的中国籍男子。

据阿玉透露,阿牛是她所在公司的一位专家,借车是为了工作需要。出于对同事的信任,她二话不说就把车钥匙递了过去。阿牛信誓旦旦地说,他会用车在胡志明市跑业务,用完就还。可谁知,这场借车交易却像一部悬疑剧,剧情急转直下。

三个月后,阿玉试图联系阿牛询问车的下落,对方却告诉她,车被停在了芽庄一栋公寓旁的街道上:“我放那儿了,你去取吧。”阿玉当时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空去管这事。可这一“忙”,就忙出了大麻烦——她和阿牛彻底失联,车也仿佛人间蒸发。

说真的,这事听起来有点离奇。借车给同事,结果对方把车“扔”在几百公里外的城市,自己还玩起了失踪,这得是多大的心才能这么淡定?如果是我,估计早就急得满城找车了!但阿玉的“佛系”态度,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警方的“寻车行动”:真相水落石出

时间快进到2025年8月,这辆“神秘”轿车终于引起了北芽庄坊警方的注意。当地居民多次投诉,这辆车长期霸占路边,活像个“街头雕塑”,既碍事又怪瘆得慌。警方迅速展开调查,通过车辆登记信息联系上了车主阮先生,并辗转找到阿玉。

8月5日,阿玉来到北芽庄坊公安机关,完成了车辆核实手续,顺利取回了车。她向警方解释,因为工作太忙,她一直没顾得上报案找车。听到这儿,我忍不住想吐槽:忙到连自己的车丢了一年后才想起来,这得多“敬业”啊!

警方调查后确认,这辆车没有任何犯罪痕迹。阿牛既没有卖车,也没有典当,只是把它“遗忘”在了芽庄街头。阿玉也没有提出任何投诉,警方最终认定这只是一场因疏忽引发的误会。北芽庄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专业手段迅速锁定车主信息,并与福邸乡警方合作,高效解决了问题。

这车真是阿玉的吗?

故事到这儿似乎圆满落幕,但芽庄街头的八卦圈可没那么容易消停。一些网友开始脑洞大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辆车会不会根本不是阿玉买的?他们怀疑,可能是阿牛以阿玉的名义买下这辆车,用完后直接“送”给了她。毕竟,谁会借车借到一年多还不闻不问?更何况,阿牛用完车后直接失联,留下车在芽庄“风吹日晒”,这操作怎么看都不像单纯的“借用”。

这个猜测听起来有点像侦探小说,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假设阿牛确实是以阿玉的名义买的车,借车可能只是个幌子,用完后他选择“甩手走人”,把车留给阿玉当作某种“补偿”。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阿玉对车的下落如此不上心——如果车本来就是“白得的”,她可能压根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一辆车的漂流与猜想

这辆白色轿车的“芽庄漂流记”,最终以皆大欢喜的方式收场。阿玉拿回了她的车,警方清除了街头的“障碍”,居民们也不用再对着这辆“神秘”车辆指指点点。车上的灰尘可以洗去,轮胎可以重新充气,但这个故事引发的讨论和猜想,恐怕还会让芽庄的街坊们津津乐道好一阵子。

网友的猜测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但真相或许远没有那么复杂。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平淡的事件也能因为一点误会,变成街头巷尾的传奇。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