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清化省凌晨时分发生了一起劫车案,此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四名中国人,其中还有一名女性,使用胡椒喷雾将司机眼睛喷伤,之后抢车逃离现场。起初,这似乎只是一起普通的刑事犯罪,但随着深入思考,人们发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庞大的跨国犯罪网络,宛如一部情节错综复杂的“动作大片”。

上图是越媒体《青年网》报道此消息的截图

上图是越媒体《越南网》报道此消息的截图

上图是越媒体《vtcnew》报道此消息的截图。若不是这几个在越南比较权威的媒体,都发了这个消息,笔者还真不信这事儿是真的。
案件的详细经过令人震惊:31岁的司机阮先生(化名)在6月12日凌晨2点接到订单,然而车门刚打开,他就被上述4名中国人用胡椒喷雾攻击,眼睛受到严重伤害。这一手段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显示出犯罪者早有预谋。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伙人疑似从柬埔寨偷渡到越南,抢车行为可能是为了穿越边境山区逃回中国。这种跨境犯罪活动近年来频繁发生,犯罪者像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蹦迪”,今天在A国作案,明天逃到B国躲避,后天可能又在C国出现,给各国执法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越南警方的高效行动值得称赞,清化和北江两省警方仅用5小时(同日7点左右)便成功跨省抓捕嫌犯,行动效率之高令人赞叹。然而,这起案件也揭开了中南半岛偷渡活动的冰山一角:柬埔寨至越南,途经边境山区,最终通向中国,这条“偷渡走廊”犹如一个充满漏洞的管道,总有人试图利用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活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使得跨境非法务工现象再度兴起,那些渴望快速获利的人,甚至不惜充当犯罪活动中的“临时演员”,甘愿冒险参与其中。
作为在东南亚生活的中国人,笔者对此类案件有着复杂的感受。一方面,确实有个别同胞在海外从事违法活动,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另一方面,跨境犯罪逐渐产业化的趋势更令人担忧。从作案工具的准备到逃跑路线的规划,所有细节都表明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周密策划的犯罪。
笔者认为,此案给我们带来了双重警示:首先,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不平衡导致了跨境非法务工现象的重新抬头;其次,犯罪分子利用各国边境地区边防的漏洞,进行跨国流窜作案。为有效打击此类犯罪,建议各国建立共享的犯罪数据库,并在边境地区加强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截至笔者发文时,越南警方尚未公布这四名中国人的作案动机,以及他们是非法入境还是持护照合法入境,仅透露他们来自中国广西。然而,从他们抢车后一路向北逃窜的行为来看,似乎不太可能是合法入境。若他们持有合法护照和签证,根本无需冒险从事如此违法的勾当。考虑到他们身上的纹身以及所犯罪行的性质,这伙人很可能是在老挝(清化与老挝相邻)或柬埔寨的混社会人员,甚至可能与电信诈骗园区有关,因处境艰难而试图偷渡回国。
令人困惑的是,他们所使用的犯罪手段显得极其幼稚,抢夺出租车后还想回国?这在越南警方面前无疑是自投罗网。还是刚才那句话,若不是越南几大权威媒体(其中包括越南国家机关媒体)都发了这个消息,笔者还真不相信,这几个家伙是中国人。
当然,以上这些仅为笔者的推测。对于此案,我们期待越南警方能深入调查,挖出更多隐藏的线索,彻底斩断这条跨国犯罪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