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艾滋病防控的版图上,河内作为越南的首都,正以科学驱动和政策创新展现其担当。然而,艾滋病防控不仅关乎医疗技术,更涉及社会公平、资源分配和公众认知的深层挑战。2025年,河内设定的新增检测目标和“90-90-98”计划,反映了城市对健康的承诺,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跨越经济、文化和基层执行的复杂障碍。

2025年,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为卫生部门定下全年新增检测艾滋病毒感染者370例的目标。截至10月22日,已发现338例,完成率达91.4%。这一数据彰显了河内卫生系统的执行效率,但距离目标的最后一步仍需加力。是什么阻碍了剩余病例的发现?是检测点的覆盖范围有限,还是高危人群的主动检测意愿不足?

据河内市卫生局网站披露,全市约20,500名艾滋病毒感染者中,16,694人已知晓自身感染状况,占比81.4%。其中,13,436人持续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占比80.5%;在7,008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6,962人病毒载量低于抑制阈值,占比99.3%。这些数字表明,河内的治疗体系在病毒抑制方面已接近国际顶尖水平。然而,距离“90-90-98”目标——即90%感染者知晓状况、90%确诊者接受治疗、98%治疗者病毒受抑——仍有差距,尤其是在感染者知晓率和治疗覆盖率上。

为缩小差距,河内在2025年最后几个月聚焦宣传,向高危人群免费发放注射器和安全套。这一举措直击传播风险,但其效果取决于宣传的精准性和物资的可及性。检测方面,河内依托四家权威实验室——栋多综合医院(Bệnh viện đa khoa Đống Đa)、河东综合医院(Bệnh viện đa khoa Hà Đông)、清仁医院(Bệnh viện Thanh Nhàn)和越兴医疗站(Trạm y tế Việt Hưng)——持续筛查新发感染。这些机构的高效运转为防控提供了坚实支撑,但基层医疗点的资源配备是否充足,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治疗端,河内通过医疗保险为患者提供CD4和HIV病毒载量检测,每次费用约20万越南盾。这一政策降低了经济壁垒,但普及程度和检测频率的优化仍有提升空间。此外,暴露前预防(PrEP)项目在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全面铺开,展现了预防与治疗并重的策略。同期,卫生部门加强对治疗机构的监督和技术支持,确保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质量,并推广“确诊即治疗”和“当日治疗”模式。
河内的艾滋病防控体系无疑走在了科学与政策的前沿,但挑战依然存在。检测和治疗的覆盖率受限于基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和高危人群的社会污名。未来的突破点在于:一是优化资源分配,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享有同等检测和治疗服务;二是加强公众教育,打破艾滋病的刻板印象,提升高危人群的检测意愿;三是借助数字技术,如移动健康应用,提高信息传递和随访效率。河内的努力不仅是越南的典范,也为全球城市应对艾滋病提供了启示。只要科学与协作并行,河内定能实现“90-90-98”目标,为健康公平的未来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