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缩水,工人不干了!最近,越南富寿省的山雷工业园区热闹非凡,但这“热闹”可不是喜庆的那种。2025年8月18日,超过千名工人齐刷刷停工,堵在越南宜得利出口加工公司(Công ty TNHH Chế xuất Nitori Việt Nam)厂门口,集体抗议夏季奖金“缩水”问题。这场“奖金风波”不仅让厂里的沙发和床垫停了生产线,也让整个工业园区炸开了锅。咱今天就来聊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才能让工人满意、工厂继续转?

事件起因:奖金等级“迷雾”,工人心寒
事情得从8月11日说起。宜得利公司宣布,2025年夏季奖金将根据上半年绩效和员工评估,分6个等级发放。听起来挺公平,对吧?可到了8月15日,奖金到手,工人们却炸毛了:今年的奖金比2024年少了一大截!“说好的绩效评估呢?透明度在哪里?难道我们辛辛苦苦干了半年,就换来这点‘安慰奖’?”工人们的不满如火山喷发,压都压不住。
于是,8月18日,1238名工人直接“撂挑子”,停工抗议,强烈要求公司重新调整奖金政策。咱得说,这场面真是壮观:上千号人齐聚厂门口,喊着口号,摆明了要为自己的权益“battle”到底。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工业园区版的“人民的名义”!

奖金透明,信任才能不“缩水”
说句心里话,工人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谁不想咬紧牙关辛辛苦苦拼一阵子,到时间拿个让人满意的红包?可如果公司连奖金怎么算都不说明白,员工心里能不打鼓吗?宜得利这波操作,简直是“自毁信任”的教科书案例。绩效评估分6个等级,听着高大上,可如果评定标准藏在“黑箱”里,奖金金额还比去年低,谁能不急眼?
笔者看来,企业发奖金不是施舍,而是对员工付出的尊重。透明的政策、清晰的计算方式,才是留住人心的关键。宜得利这回要是能痛定思痛,赶紧把奖金方案摊开来说清楚,兴许还能挽回点工人的信任。不然,这“罢工大戏”怕是要演成连续剧了!
政府出马:紧急“灭火”,但问题解决了吗?
面对这场风波,富寿省的职能部门反应神速。省人委会、公安厅、工会、工业园区管理委员和地方政府组成了“豪华”工作组,火速赶到现场,组织劳资双方“面对面调解”。工作组要求企业认真倾听工人意见,调整奖金政策,争取让大家都能满意。
具体来说,政府工作组提出了几条硬核建议:
- 奖金水平向2024年看齐:别让工人的辛苦打了水漂;
- 缩小工资等级差距:别让“高低分化”伤了人心;
- 提高平均奖金:从1.12个月工资提到1.3个月;
- 制定透明的奖金方案:让工人一看就懂,彻底打消疑虑。
除此之外,工会也在积极“喊话”,一边安抚工人情绪,一边呼吁大家尽快复工,维护生产秩序。不得不说,政府的“灭火”速度够快,但这火能不能彻底扑灭,还得看企业的诚意。
企业回应:承诺不变,但难关如何共渡?
宜得利公司倒也没完全“装聋作哑”。董事会紧急发布通知,表示会继续按规定发放2025年夏季奖金,并承诺尽力维持生产,避免供应链断裂。不过,他们也“哭穷”了一把,说奖金调整得看生产经营情况,还希望工人能“共渡难关”。这话听起来有点像“你得体谅我,我也很难”的味道。
截至8月21日,罢工还在继续。早上,数百名工人依然坐在厂门口,抗议声浪不减。这场面,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宜得利要是再不拿出点真诚的解决方案,怕是要把工人的心彻底伤透了。
背景揭秘:宜得利是何方神圣?
说起越南宜得利出口加工公司,这可是一家日资企业,总部位于河内光明工业园区,专攻沙发、床垫和家具生产。富寿省分公司在2025年6月刚投产,拥有1682名员工,其中越南籍员工1675名,外籍员工仅7名。可以说,这家工厂是富寿省工业园区的新星,承载着不少就业和经济期望。可新星刚亮没多久,就闹出这么大的“幺蛾子”,着实让人唏嘘。
信任是最好的“生产线”
这场“奖金风波”表面上是钱的事,实际上是信任的危机。宜得利要想稳住局面,光靠政府的“救火”可不够。赶紧把奖金政策透明化、公平化,给工人一个满意的交代,才是正道。毕竟,生产线再先进,也得靠人来运转;人心散了,工厂再大也只是空壳。
至于工人兄弟们,咱也得说一句:抗议归抗议,维护权益的同时,也得保护好自己,别让情绪冲昏了头。希望这场风波早点平息,工人能拿到应得的回报,企业也能吸取教训,走上正轨。毕竟,谁不希望工厂热火朝天,奖金红包鼓鼓囊囊呢?
往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