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语初学者可能看到”anh hai”和”chị hai”就会根据字意翻译成”二哥”和”二姐”。因为”hai”就是”2″、”二”的意思。看着是翻译对了,但实际不对。
因为在越南南部(南部音),也就是南方人方言中,家里的长子和长女被称为”anh hai”和”chị hai”,也就是大哥和大姐。
在越南北部(北部音),也就是北方人,大哥和大姐是 “anh cả”和“chị cả”。
简单说,越南北方人说大哥大姐是用 “anh cả”和“chị cả”。 南方人说大哥大姐是用”anh hai”和”chị hai”。
为什么南北的叫法不一样,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小编摘录了其中的一种如下:
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来自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五广地区(广宁、广治、广南、广义和顺化,以前叫广信)的越南居民受阮主之命前往南方开垦定居。 老大往往要留在家乡祭祀祖先、照顾父母、照料房子、花园等,离开的通常是老二或最小的孩子。 他们永远记着自己的祖国,记着家乡,记着异乡的大家庭……所以他们不自称老大(因为大哥还在远处的家乡),而是叫自己老二,然后是老三…..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养成习惯了,把家里的长子叫”hai”,而不是像北方那样叫做”cả”。
以上就是二哥为什么是大哥了,哈哈!希望对学习越南语的同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