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美贸易谈判结果出炉!0关税换20%,代价令人深思

近日,美越贸易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越媒报道称,7月2日晚,越共总书记苏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后,越美双方正式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政府宣布对越南商品实施差别化关税政策:所有越南原产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而涉嫌“中国转运”的商品更是被课以40%的高额惩罚性关税。这一针对性的贸易制裁,实际上是美国对中国企业全球供应链打压策略的延续。特朗普总统直言不讳地指出:“此举是为了防止中国通过越南规避关税。”这种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暴露出美国试图通过“长臂管辖”重塑全球产业链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方面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应对策略——宣布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实施零关税。这一看似不对等的开放政策,实则深藏玄机:一方面,通过降低美国农产品(玉米、大豆、牛肉)、汽车等商品的进入门槛,为关键产业争取缓冲期;另一方面,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其遵守自由贸易原则的姿态。这种“以柔克刚”的反制手段,展现了越南在贸易博弈中的战略智慧。

在越美贸易谈判中,越南对美实施零关税,特朗普炫耀将此标榜为这是“美国劳动者的胜利”。

笔者个人认为,此次美越协议是美国遏制中国制造的系列举措的最新例证。从华为芯片断供到TikTok强制出售,从光伏组件关税到如今的越南中转堵截,美国正逐步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围堵体系。其核心逻辑是:即便牺牲全球供应链效率,也要阻断中国产业升级。

当前,全球化已进入规则重构期,此次美越协议揭示的新动向值得高度警惕:贸易保护主义正从单边制裁转向体系性排他。对中国企业而言,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链多元化布局,才是应对围堵的根本之策。历史证明,任何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终将被市场力量突破,但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需要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承担应有的责任。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