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越南中部到南部连遭数波超级暴雨,中部高地河水暴涨、胡志明市多个工业区被淹没,数千家工厂停电、停产、停工,有员工称被迫在家“水牢”20多天。 社交媒体上最常见的提问只有一句: “老板说公司也被淹了,这月工资是不是就没了?”

答案是:没有! 越南劳动法在面对洪水这类不可抗力时,给了劳动者一条清晰的“保底线”——停工也必须发工资,而且最低不能低于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下面我用最直接、最严谨的方式给你划重点,一分钟看懂关键条款,十分钟吃透所有风险与应对。
一、核心法律依据:停工必须发工资,底线明文规定
《2019年劳动法》第99条(停工工资条款)明确规定: 因自然灾害(洪水、台风、火灾)、严重疫情、电力供水中断(非企业过错)、搬迁或经济原因导致停工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协商停工期间工资,但必须遵守以下硬性标准:
-
停工≤14个工作日 → 协商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地区工资 (2025年一级地区最低工资:496万越盾/月 ≈ 1341人民币) -
停工>14个工作日 → 前14天依然保底最低工资,第15天起可继续协商,但前14天一分不能少
特别重要的一点: 员工因家被淹、交通瘫痪无法到岗,只要能提供合理证明(如街道社区证明、洪水照片、新闻截图),同样视为“不可抗力停工”,依法享受上述工资待遇,不算旷工、不扣考勤。

二、不发或少发工资?罚到肉疼为止!
根据2022年第12/2022/ND-CP号法令第17条规定,未按规定支付停工工资属于严重违法,按涉及员工人数分级处罚:
-
1–10人:500–1000万越盾(约1351–2703人民币) -
11–50人:1000–2000万越盾(约2703–5405人民币) -
51–100人:2000–3000万越盾(约5405–8108人民币) -
101–300人:3000–4000万越盾(约8108–10811人民币) -
301人及以上:4000–5000万越盾(约10811–13514人民币)
最高单次可罚1亿越盾(约2.7万人民币),同时还必须:
-
立即补发全部欠薪; -
按国家银行最高活期利率支付迟发利息。
现实案例:2024年台风“摩羯”过后,就有多家工厂因拒发停工工资,被有关部门一口气罚款8000多万越盾,登上本地新闻头条,得不偿失。

三、公司确实没钱,能拖延发工资吗?
可以,但只有30天! 《2019年劳动法》第97条规定:确因不可抗力导致资金困难、已尽一切补救措施的,最多可延期30天支付工资。
-
超过15天:必须额外赔偿利息(不低于银行1个月定期利率) -
超过30天:视为恶意欠薪,劳动监察部门可直接查封账户、冻结资产

越南劳动法在不可抗力条款的设计上,充分平衡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一方面允许企业在极端情况下与员工协商工资水平,另一方面设置了明确的“最低工资保底”和严厉的处罚机制,确保劳动者基本生活权益不受侵害。
建议受洪灾影响的劳动者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留存相关证据;用人单位亦应严格遵守法定支付义务,避免因小失大引发行政处罚或劳动仲裁纠纷。
以上内容依据《2019年劳动法》第97条、第99条及第12/2022/ND-CP号法令第17条整理。若后续有新法规或司法解释出台,以最新官方公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