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监狱生活:刚到两天,就被抓了进来,悔不当初,铁窗泪!

外籍囚犯的管理,本就如履薄冰——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心结难解,总在悄无声息中拉扯着神经。但越南广义省看守所的官员们,却以一颗平常心,筑起一道不张扬的防线。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看管,而是借由细腻的关怀和教育,点亮那些黯淡的角落,帮助犯人们从迷雾中辨清方向。黄某、甘某和罗某,这三位(2男1女)来自中国广西的少年,便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剥开悔恨的外壳,触摸到内心的微光。

图片

黄某、甘某和罗某被逮捕

恐惧酿成的悲剧:从求职梦到法庭的枷锁

故事从一个平凡的求职广告开始。黄某(男,19岁)、甘某(女,18岁)和罗某(男,17岁),他们是广西农村的孩子,早早辍学,背负着家贫的枷锁,通过社交网络追寻那份“轻松高薪”的越南机遇。不同于那些选择安稳留下的同乡,他们冒险上路,被“中介”接走,办理手续,驶向南方。

可途中,疑虑如影随形。司机的话语透着诡异,他们怀疑自己将被卖往柬埔寨的黑暗角落。恐慌瞬间爆发:在广义省国道边,他们结束司机的生命,将尸体弃于路旁,然后驾车仓皇逃窜。警方迅速介入,三人落网。2025年9月8日,广义省人民法院的公开审理,成为他们青春的断头台。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论处,黄某判19年,罗某13年,甘某11年(见下图)。法庭上,这三个年轻人眼神空洞——那一刻,他们或许才真正领悟,那场仓促的“自救”,已将他们推入无底深渊。

作为旁观者,我忍不住感慨:青春,本该是张扬的翅膀,却往往在贫困和无知中折翼。他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多少漂泊者的隐痛——不是纵容犯罪,而是提醒我们,冲动之下,总有更温和的出口。如果早一点的倾听,早一点的求助,或许一切都能改写。

图为中国广西女孩甘某(图左)在越南广义看守所

牢房中的泪痕:从迷茫到渐醒

甘某的讲述,总带着一丝让人心碎的朴实。“我们家穷,留下来就只能受苦。”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儿,拖着疲惫,跟两个男孩儿跨越边境,只为那遥远的“稳定”。“中介说,办好手续,就能去那边赚钱。可半路,我们慌了,以为要被卖掉……我们只是想逃。”她低声诉说,泪水在铁栅栏后悄然滑落。那一刻,你会看到,她不是罪魁,而是个被生活逼仄的孩子。

初入看守所,对甘某而言,像掉进无边虚空。刑期如山,回国遥遥无期。“我怕得要命,才来越南两天,就被抓、被判刑。未来一片黑,我抓不住,很无奈、很后悔和和无助。”但这里不同于冷酷的牢狱:狱警确保衣食住行、医疗无虞——一顿热饭,一次及时检查,都在筑起隐形的庇护。更关键的是,那些思想和法律教育课,像细雨般渗入心田,帮助他们剖析错误,为后续程序铺路。

无助和恐惧很快被转变取代。狱警温和鼓励:“改造是钥匙,早改早回家。”甘某开始投入课程,学会从悔恨中站起。女囚区里,她和牢友们闲聊,年纪最小的她,总被姐姐们护着。省看守所狱警阮氏金娥(Nguyễn Thị Kim Nga)少校表示:“每间牢房关六人,我们的管理,不是高压,而是读懂心跳——从眼神的颤动,到心理的细浪。我们用温和却坚定的方式,‘说服’最顽固的灵魂,点燃他们对生命的渴求,让错误成为转折,而非终点。”

金娥少校的洞见,让我深以为然。这份工作,严肃却温暖,像园丁在荒芜中播种。监狱本该是惩罚的殿堂,却也能化作课堂,悄然重塑尊严——谁说铁窗后,就没有光影交织的可能?

图为黄某、罗某和狱警

越南语的魔力:从隔阂到心桥

黄某坦言,越南语课是他平静的转折点。“起初,听不懂狱警的话,像隔层雾,总觉孤立。但学着学着,我感受到他们的善意,那信任就回来了。”狱警们的真挚,像暖流,融化心中的坚冰。许多人,包括黄某,都在这些对话中,重拾埋藏的善良。起点很简单:分享背景、交换经历。然后,深入:聊命运、探犯罪根源、忆家庭温情。

省看守所长阮廷申(Nguyễn Đình Thân)中校详解:“教越南语,不是死记,而是活学——听日常对话、说生活琐事、读法规条文、写内心心得。重点是生活词汇和规章语法,让他们不只交流,还融入环境。”这门课,委婉却有力,像一扇门,开启越南律法的温度与人文。外籍囚犯初来,常迷失于刑罚规则,不知宽大政策的柔软。狱警不只传字词,还注入法律的脉络:规则是底线,人性是阶梯。

在我看来,这设计太巧妙了。语言,本是墙垒,却能悄然筑桥。在异乡,学会说“我错了”,那份谦卑,该有多大的治愈力。它不只助服刑,还在重塑灵魂——善意,总有共通的呢喃,无论你来自何处。

平等的曙光:点亮心底的“良种”

在这里,肤色、国籍、信仰,皆如晨雾,平等消散。省看守所对待每位囚犯,一视同仁。狱警们不只是守护者,更是引路人,用“爱”浇灌,用关怀点醒。他们宣讲越南法律的精髓:严正中藏柔情,帮助囚犯从困惑中苏醒,拥抱改造的曙光。最初的抗拒,渐化为决心——遵守规章,积极学习,只为那份党和国家的宽容。

阮廷申中校朴实总结:“我们像老师,唤醒心底的‘良种’。让他们努力,回归家庭,回归家乡。”没错,在我眼中,这才是监狱的深意:不求无瑕,只求新生。那些年轻人,出狱时或携疤痕,但也带新生羽翼。他们的故事,不是冰冷的警示,而是温暖的召唤——在失足边缘,总有援手,只要你肯握紧。

在广义省看守所的铁窗后,我们瞥见的不只是惩戒的影子,更是人性回暖的余晖。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其实孕育着无数重生的种子。那些迷途的灵魂,或许会带着一身风霜归来,却也携满希望的行囊——因为在最深的幽谷,总有那份不灭的拉力,悄然指引回家的方向。

法庭判了!三名中国青年因怀疑被卖至柬埔寨,杀死越南出租车司机,选择逃亡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