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26岁“高颜值”电诈女魔头落网,8000多人中招,涉案金额巨大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一起以26岁越南女子 Sùng Thị Mái(绰号“韦”,以下简称宋氏)为首的电信诈骗案的破获,犹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无数人对网络安全的警觉。此案于2025年11月2日由越南莱州省公安厅公布,该团伙通过精心伪装的“情感投资”手段,从超过8000名受害者手中骗取逾3000亿越南盾(约合8128万元人民币)的巨款。这一事件的曝光,不仅揭示了跨国诈骗的狡猾与猖獗,更凸显了国际执法合作的必要性与成效。

案情的发端可追溯至2025年6月4日。当时,莱州省警方在侦破一起小型诈骗事件中,逮捕了该团伙的4名外围成员。这起看似普通的抓捕,却如剥茧抽丝般揭开了更大阴谋的面纱。调查显示,诈骗分子采用多重伪装身份——从可靠的货运员,到权威的警察或军官——通过视频通话和即时消息,编造虚假的浪漫叙事,逐步瓦解受害者的心理防线。这些受害者多为普通民众:他们可能是疲于职场的白领、寻求陪伴的退休者,或是远离故土的游子。结果,不仅金钱流失,更有无数人心灵的创伤。3000亿越南盾(8128万元人民币)的涉案金额,折射出诈骗对社会经济的隐性破坏:在个人层面,它摧毁信任;在宏观层面,它侵蚀公共安全。作为观察者,我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远超表面数字,它像慢性毒药,悄然侵蚀着人际关系的基石。

行动的高潮发生在10月28日。越南莱州省刑事警察局、公安部驻柬埔寨代表与柬埔寨警方展开联合突袭,直击柬埔寨贡布省博科市博科山地区的诈骗窝点。59名越南籍嫌疑人(44男15女)当场落网,他们当时正忙于操作诈骗脚本,收割中。紧接着,3名事先逃回越南的骨干分子也被精准擒获:一对年轻夫妇 Giàng Seo Phử 和 Sùng Thị Sơ(看名字,此人应该是头目宋氏的妹妹),均生于2003年,居住于老街省春光乡;以及 Nguyễn Trung Hiếu,1994年生,广宁省陈富坊人。这些嫌疑人,本处于人生黄金起步阶段,却选择了这条荆棘密布的歧途。至此,团伙首脑宋氏及其核心同伙,包括多名关键执行者,均已全部落网,正配合警方深入调查。

此次案件的成功侦破,得益于越南与柬埔寨执法机构的密切协作。这一合作恰逢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河内公约)签署仪式之后,体现了两国在国际框架下的战略共识。莱州省公安厅作为先锋力量,累计逮捕66名嫌疑人(59人在柬埔寨,7人在越南境内),这不仅是数字上的胜利,更是越南公安系统——从刑事警察局到网络安全部门,再到地方警务力量——对网络犯罪“零容忍”立场的生动诠释。在我看来,这种跨境协同机制是当代反诈治理的典范:诈骗如跨境河流,单打独斗难阻其势;唯有携手筑坝,方能护佑两岸安澜。

调查仍在进行中。莱州省侦查警察厅正与省人民检察院协同,逐层厘清嫌疑人角色、资金流向及潜在扩展链条,确保依法严惩不贷。那笔巨款的最终去向,或将牵扯更多隐秘环节,值得持续关注。但无论结局如何,此案已然成镜:它温和却坚定地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陌生来电背后的“甜言蜜语”往往是精心设下的罗网。面对诈骗的变幻莫测,我们需培养多层防护——验证身份、咨询专业渠道,并拒绝轻信“天上掉馅饼”。唯有个人警醒与制度保障并行,方能筑牢数字安全的长城。

图为宋氏落网,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宋氏团伙的覆灭,是越南乃至国际反诈战线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彰显了执法正义的决心,更呼吁全球社会共同筑牢防线。愿此类案件日益稀少,让网络世界回归其本真:连接而非欺骗,共享而非掠夺。

发表评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