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2点半,越南宁平省中山坊庆上工业园(công nghiệp Khánh Thượng)内,一家中资企业——Global Tone公司(Công ty TNHH Global Tone,以下简称GT公司)厂区内突然响起一片议论声——近300名工人同时停下手中的工作,聚集在厂区内,以集体停工的形式表达强烈不满。

导火索直指公司近期国际订单锐减,为控制成本而决定让约300名员工(全厂1200人)暂时停工休息3个月。这一决定让许多工人感到措手不及,他们迅速组织起来,提出明确诉求:
- 临时休假期限绝不能超过3个月;
- 休假期间劳动合同未解除的,必须发放100%的地区最低工资;
- 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一项不能少;
- 春节奖金和越南传统“第13个月工资”必须正常发放。
工人情绪激动,现场气氛一度紧张,但整体仍控制在厂区范围内,没有出现堵路或外部冲突。

事件迅速惊动当地工会,中山坊工会代表火速赶到,与公司管理层和工人代表紧急协调。公司当场记录下所有诉求,并表示将尽快召开会议研究最终方案。到下午4点半左右,工人陆续散去,生产秩序恢复正常。
GT公司2021年在宁平投产,主要为国际品牌代工生产沐浴露等日化产品,目前雇佣约1200名本地员工。这次停工虽短暂,却反映出制造业在订单波动期的普遍难题: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工人则担心饭碗和基本保障。双方立场都有道理,关键在于如何快速、公平地沟通解决。
目前,公司已进入内部决策阶段。在越南劳动法规和工会介入下,预计很快会有正式回应。

说句心里话,这件事放到哪里都不算小。表面是劳资纠纷,背后却是无数中资企业在东南亚扩张时不得不面对的“成长痛”:订单像过山车,工人却需要稳定的生活。企业想灵活,工人要尊严,其实并不矛盾,关键看怎么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