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签证新政“王炸”!5年免签狂揽全球人才,百万粉丝博主免签入境

在全球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的背景下,越南公安部近期提交的《部分外国人临时免签法令草案》堪称一场制度创新的”及时雨”。这份草案不仅填补了《移民法》在特殊人才激励方面的空白,更以突破性的政策设计彰显了越南参与全球人才竞争的决心。笔者认为,这一政策至少释放出三重信号:首先,越南正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战略,试图通过高端人才引进提升产业链价值;其次,其政策设计体现了精准的产业导向,半导体、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被列为优先目标;最后,长达5年的免签期限和90天临时居留期等创新条款,打破了传统签证制度的限制,展现了越南打造”人才友好型”营商环境的诚意。

 

政策背景:填补制度空白,应对发展需求

 

当前,《移民法》尚未明确针对需要特殊激励的外国人才制定免签政策。然而,面对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越南亟需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源、领军科学家、创意初创企业以及在半导体、核心数字技术等前沿领域的专家。此外,文化、艺术、体育领域的杰出人士,以及全球大型企业的领导者和投资者,也成为越南建设充满活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的关键力量。

在我看来,越南此举展现了对全球趋势的敏锐洞察。随着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科技等领域的竞争加剧,吸引顶尖人才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越南选择此时推出突破性移民政策,不仅是顺势而为,更是主动出击。

法令亮点:灵活的免签机制与精准的人才定位

 

根据公安部提交的草案,优先受惠对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

  • 越南共产党和国家高级领导的宾客;
  • 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及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
  • 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的投资者及全球市值前100强企业的领导人;
  • 在文化、艺术、体育、旅游等领域具有积极影响的杰出人士;
  • 拥有100万粉丝的数字内容创作者;
  • 参与越南主办的区域性或国际性体育赛事的教练员、运动员及裁判员;
  • 获得国际知名奖项的科学家及在高影响力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学者。
     

这一广泛而精准的人才定位,体现了越南对“高素质”人才的清晰定义。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拥有100万粉丝的数字内容创作者也被纳入免签范围。这体现了越南对新兴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政策制定者与时俱进的思维。笔者认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顺应了社交媒体和内容创作的全球热潮,还可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创意人才,为越南的文化软实力注入新活力。

免签政策的突破性设计

 

草案提出,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享受最长5年的免签入境资格,具体期限不得超过护照剩余有效期减去30天。每次入境可获90天的临时居留证,若免签期限短于90天,则居留期限与之相同。此外,受益人还可根据《入境法》申请签证、临时居留延期或电子身份证识别账户。

相较于现行最多45天的免签政策(针对少数国家),新政策的“特殊免签卡”有效期大幅延长,且90天的临时居留期限为人才在越南工作、投资和生活提供了更大灵活性。这一设计不仅降低了行政壁垒,还为长期项目合作创造了条件。在我看来,这种灵活性对于吸引需要在越南长期驻留的专家和投资者尤为关键,例如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跨国企业的管理团队。

严格的标准 精准的激励

 

为确保政策的高效实施,公安部制定了详细的筛选标准。

 

例如:投资者与企业领导者:需来自全球市值前100强的企业,凸显越南对高端商业资源的渴求;

 

STEM及医学领域专家:需拥有博士学位且来自经合组织(OECD)国家,或在国际期刊发表高影响力论文、拥有重要专利;
文化与体育领域:需为国际知名奖项得主或参与越南主办的重大赛事;
科技与创新领域:需符合《科学技术创新法》等相关法规,具备领导重大研究项目的经验。

这些标准不仅确保了人才的高质量,也体现了越南对全球顶尖资源的精准锁定。我认为,这种严格的筛选机制能够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同时确保引进的人才真正为越南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贡献。

全球视野下的越南机遇

 

越南的这一政策无疑是迈向国际化的一大步。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越南通过创新的移民政策展现了开放与包容的姿态。相较于传统的免签政策,新政策的长期性和灵活性为越南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赢得了先机。我相信,这不仅将推动越南在半导体、数字技术等领域的突破,还将提升其在全球文化和体育舞台上的影响力。

然而,政策的成功实施仍需配套措施的支持,例如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都是吸引并留住顶尖人才的关键因素。未来,越南若能在政策执行中保持高效与透明,必将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