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法战争初期(1946年至1947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当时的名称)成立第一家印钞厂,该厂位于越南北部地区和平省乐水县故义乡(xã Cố Nghĩa, huyện Lạc Thủy, tỉnh Hòa Bình)。
遭法国殖民地的炸弹袭击,越南第一家印钞厂被被夷为平地。上图中看到的印钞厂是经修缮还原过的,现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历史遗址。
上图为导游裴清香正在为游客介绍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一家印钞厂的规模:这里有两排印钞厂,以前是一名法国人的农场,后来被杜延善(Đỗ Đình Thiện)先生买下。
正是在这里,就是这台简陋的印刷机,造出第一张在独立初期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的货币。
最初,第一批下线的钱币不完美,印刷的纸张质量也不好,但越南人民仍然很兴奋,因为这是一张代表独立、自由、国家主权的钞票。特别是,钱币上印有胡志明主席的头像。
至今,印钞机仍保存的完整无缺。
当时的机械制造工艺较为粗糙。
看配电柜上的文字,这台机器是日本制造的。
第一张纸币的诞生,对于当时的越南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成为在经济、金融和货币战线上作战的武器,将法国殖民者的印度支那钱币淘汰出局。
1946年11月31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发行越南货币,并在全国范围内回收和兑换印度支那元(法国殖民地发行的货币)。当时发行面额有1 盾、 5盾、 10盾、20盾、50盾,、100盾、200盾、500盾。
那时,印钞厂的工人通常是从下午4点开始上班,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下班。
图为导游通过展示柜向游客介绍越南货币。
1945-1976年间,财政部、越南国家银行发行的不同面额的硬币。
每个硬币上的图案都对应着越南民族英雄的传奇故事。
1966-1973,越南发行的长山币套装(长山百货票),面额有四种:số 1(1盾) 、 số 2(2盾)、 số 5(5盾)、 số 10(10盾)。
上图是印度支拿股票。印度支拿股票(cổ phiếu Đông Dương),按字面翻译是东阳股票,但是公认的叫法为印度支拿股票,这跟地理位置有关系。
据记载,“印度支那”一词来自法语单词“Indochine”,音译而来。
那时,欧洲人认为亚洲只有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因此将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其中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
1958年印制的纸币。
上图是一副画,是著名画家阮勸(Nguyễn Huyến)的杰作。
2007年,越南第一家印钞厂被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列为国家古迹。2014年2月14日,具有历史印记和特殊意义的印钞厂遗址(1946-1947年)被授予吉尼斯(越南)纪录。
越南第一家印钞厂的诞生,爱国者杜延善先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当时,他知道政府有困难,财力不足,而且需要印钞厂,于是他从法国人手中买地、买印刷厂献给政府。
2019年5月,越南第一家印钞厂中的英雄纪念馆落成。
上图为游客拜祭爱国者杜延善和他的妻子。